msn是什麽意思( msn聊天還能用嗎)

# 博客 2025-07-04 17:28:09 ttzt

瞧我這記性,怎麽忘了這回事。

大家知道,7 月 22 日,是個什麽日子嗎?

放到尋常生活當中,可能是個毫不起眼的日期。

但對於科技圈來說……20 年前的 7 月 22 日,有一款對互聯網影響深遠的軟件誕生了。

不賣關子,它就是——

MSN Messenger

msn是什麽意思( msn聊天還能用嗎)

說來有趣,世界上最早的即時通訊軟件,並不是 MSN。

而是 1996 年,由三名以色列人開發的⠀ICQ。

在講 MSN 之前,機哥有必要簡單介紹一下這款軟件。

ICQ 的意思是 I Seek You,我找你。

它奠定了“聊天軟件”最基礎的邏輯:主界麵是好友列表,選定好友發送消息。

在那個撥號上網的年代,ICQ 可謂是一款殺手級應用。

人們從來沒想過,相隔千萬裏的兩個人,隻要同時坐在電腦麵前,就能實現如此便捷的溝通聯係。

畢竟,能互相聯係的網絡,才稱得上互聯網嘛。

而當時,一名遠在中國深圳的青年,也瞄準了這個好東西。

1999 年 2 月,這位名叫馬化騰的小夥子開發出了⠀OICQ。

一個叫 ICQ,一個叫 OICQ。

你說這之間有什麽關係?咱也不敢說,咱也不敢問。

反正 ICQ 是忍不了,在 2000 年向 OICQ 發出了商標侵權的律師函。

馬化騰被迫把 OICQ 改名為⠀QQ。

自此,一場新世紀的即時通訊軟件大戰即將上演。

本土作戰的 QQ 自然參與其中,而大戰的另一方,並不是 ICQ。

要我說 ICQ 也真是不爭氣,一手好牌打得稀爛。

1998 年,AOL 美國在線收購了 ICQ,往軟件裏添加了廣告和附加功能,產品變得極為臃腫。

才誕生兩年,份額還沒搶占完就急著尋求商業化,用戶們自然會用腳投票。

那麽 QQ 的對手是誰呢?

嗯沒錯,正是本文的主角⠀MSN。

MSN 出身名門微軟,可以說是含著金湯匙出生。

背後有全世界頂尖的技術人才,還坐擁 Windows 的生態福利。

順便吐個槽,它這名字也帶有濃濃的微軟風(生怕別人嫌它短)。

初代的名字叫 MSN Messenger Service,後來才簡化成 MSN Messenger。

再到後麵改名成 Windows Live Messenger。

這名字長度……真是讓人心累。。

不過,國內大多數人還是把它簡稱為 MSN。

至於界麵和功能嘛,其實都大同小異,都是 ICQ 那套邏輯。

你想想,全球第一的軟件公司,在全世界最流行的操作係統上,推出了一款即時通訊軟件。

要硬碰硬,誰能頂得住?

MSN 像一陣旋風,席卷了全球互聯網。

在當年最輝煌的時候,MSN 在全球市場擁有⠀3.3 億用戶,市場份額高達⠀40.67%。

當時還是小公司的騰訊鴨梨山大。

而更大的問題,還在於格調上。

因為有微軟的光環加持,再加上軟件本身設計優秀,給 MSN 帶上了一份商務氣質。

還記得當時,MSN 幾乎成了商務人士、都市白領的標配。

再給自己起個英文名:Vincent、Bill、Bob、Vivian……逼格簡直滿分。

至於 QQ,一聽就很 low 啊。。

“小孩子才玩 QQ,大人都用 MSN”是機哥當年聽得最多的話。

我記得當時還有人假裝比爾蓋茨的口吻,偽造了一封致馬化騰的郵件:

其實我應該感謝你(馬化騰),是 QQ 普及了中國小朋友對 IM 的了解,等他們長大了,工作了,有錢了,就慢慢轉移到了 MSN,無縫切換,配合默契啊:)

雖然很假,但此般種種反映出來的品牌形象,還是深深影響著商務人士們。

另一方麵,QQ 出的很多功能確實是麵向年輕用戶們的:

花裏胡哨的⠀QQ 秀。

萌萌的⠀QQ 寵物。

以及那個非主流、火星文的聚集地——QQ 空間。

設想一下,如果你當年加了一位西裝革履的商務夥伴的 QQ,一看網名叫:

ジ尐爺﹏丶狠拽彡

你還會願意跟他合作嗎?

QQ 和 MSN 的激烈競爭,在 2005 年 MSN 正式進入大陸市場的時候,到達了頂峰。

當年,QQ 在國內的市場份額是 78.8%,MSN 才剛來就有⠀13%。

更可怕的是,在 2000 萬高端商務人士用戶中,用 QQ 的有 950 萬,用 MSN 的反而有 1050 萬。

也就是說,MSN 掌握著更高質量的用戶,未來商業化的想象空間也更廣闊。

這麽一說,MSN 的潛力簡直無敵。

可事情往往不會朝著預想的方向發展。

MSN 在國內出道即巔峰,之後的幾年每況愈下。

2006 年 Q4 到 2007 年 Q1,MSN 的份額一直在跌,跌到隻剩⠀6.5%。

你們仔細看這個圖表,有個新角色來勢洶洶——騰訊 TM。

TM 的意思是 Tencent Messenger,是騰訊推出的,麵向辦公環境的即時通訊軟件。

界麵簡約,去除了大部分花哨功能,很顯然是衝著 MSN 去的。

一直到 2011 年,MSN 的份額僅剩 4.95%。

苟延殘喘幾年後,2014 年,微軟正式宣布 MSN Messenger 於同年 10 月 31 日關閉。

這就讓人很疑惑了,明明挺好一東西,怎麽會落得此般結局呢?

機哥覺得主要原因有兩點:對手很強,自己還不努力。

用過的人都會有同感,MSN 並沒有想象中那麽好。

雖然它開發出了一些很創新的功能,比如“閃屏振動”。

又比如“傳情動漫”。

但它作為一款辦公人士使用的軟件,有些很重要的痛點功能,卻做不好。

比如不支持大文件傳輸。。

還有離線消息功能,中國研發中心的工程師 2005 年就向總部提交了需求,結果過了三年才批準開發。

反觀對手 QQ,實在太勤奮。

對用戶的反饋響應極快,很多功能都做到了“人無我有,人有我優”。

它的確是盯緊了自己身上的每一個弱勢,想盡一切辦法去彌補。

比如上麵說的 MSN 的“閃頻振動”嘛,QQ 很快就有了“窗口抖動”。

還有那個“傳情動漫”,QQ 這邊有了“魔法表情”。

比如 MSN 綁定的 Hotmail 郵箱,是很多人工作郵箱的首選,2000 年成為全球第一郵箱品牌。

QQ 為了補足這一短缺,收購了一家名為⠀Foxmail⠀的電子郵箱品牌。

隨著快速迭代,QQ 到後期已經非常完善。

而麵對 MSN 差勁的使用體驗、缺胳膊少腿的功能,用戶最終還是轉投向了 QQ。

畢竟逼格也不能當飯吃啊。

至此,MSN 的前世今生大概就說完了,雖然已經沒有多少人會懷念它。

但它的確為即時通訊軟件在全世界推廣,做出了極大貢獻。

而對於我們來說,它還有更重要的意義。

還記得上麵說 QQ 為了對抗 MSN 的 Hotmail,收購的 Foxmail 嗎?

Foxmail 的開發者,叫張小龍。

他後來開發了微信。

本文到此結束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。

#相关推荐

  • 评论列表 (0条)

 暂无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~

发布评论